小编说:
诵读经典家风家训,是“崇廉尚德——好家风润西安”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西安纪检监察微信公众号推出“经典家风家训·云诵读”栏目,邀请我市社会各界人士代表,以中共陕西省纪委宣传部汇编、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的《经典家训品读》为主要诵读内容,传播以德治家、以学兴家、文明立家好传统,让良好家风促党风带民风,让崇廉尚德蔚然成风,欢迎关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经典家训,传播清廉家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陕西省纪委宣传部组织编写了《经典家训品读》一书。本书分为立身修德、治家理政、读书教育、古今家风故事四个部分,通过书写对传统经典家训的深刻感悟,给人以启迪和激励。本书文风朴实,语言生动、精练,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可读性。
今日主播:惠军民
余地之得
(作者 王丹丹)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好家风篇目是《余地之得》,选自《经典家训品读》,此书由陕西省纪委宣传部主编、方正出版社出版。明末清初·朱用纯的《治家格言》中有这样一则家训:“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留有余地,不能走极端,做事切忌做过头,否则将极可能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无路可退;志得意满时,见好就收,不能得寸进尺,以免遇到麻烦。”一个人在社会中立足生存,少不了要与他人打交道,如何处世如何为人,把握好分寸就成了极为重要的一点。为人处世,时时刻刻彰显着一个人的涵养家教,懂得进退分寸的人往往能够广结良缘,能够在社会中成功立足。朱用纯的《治家格言》中有言曰“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这两句话细细体会,很有哲理,很有味道。
“凡事当留余地。”古人的处世哲学教育现代人,做人有四不可:福不可受尽,势不可使尽,好话不可说尽,规矩不可行尽。我们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要充分考虑,为将来的行事留下回旋的余地。当然,不仅是对自己,对别人也要留下后退的空间。俗话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处事时适当地为他人考虑,结一番善缘,日后遇到棘手的难题时才会有贵人伸出援手。凡事不做绝,日后别人才能对我们手下留情。历史上有很多事例为我们验证了这个道理。《三国演义》中有个情节,刘备兵败不知所踪,关羽为了保护两位皇嫂的安危,与曹操签订了三条合约后降曹。后来,获悉刘备踪迹,“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曹操坚持阻止手下人的追杀。后来,曹操败走华容道时,关羽放了他一马,曹操才捡回一条命。
“得意不宜再往。”贪得无厌的人,往往不会有好下场,而他失去的总是比得到的多。我们要知道,物极必反,过满则溢。凡事要知足,知足才能长久地感受到快乐。就像《道德经》里说的:“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见好就收,适可而止,知进退,才能够功成身退。有个成语叫得意忘形,它说的正好是“得意不宜再往”相对的情形。它告诉我们,人在得意高峰的时候不懂得回头,不懂得及早退步抽身,那么往往接下来的就是亏损、就是失意。《了凡四训》里说,“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当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这就告诉我们,人要懂得求缺、知足、守谦。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很好地学习体会古人的处世哲学,把握好为人处世的分寸,知进退,才能够立足于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
惠军民,西安市鄠邑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
审核:李 楠
制作:张钦堂
来源:西安纪检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