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搜索

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
发布时间:2023-12-05     浏览量:787   分享到:

坚强的党性、优良的党风、严明的党纪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识,也是百年大党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久经考验、百炼成钢的奥秘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均对“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作出部署,体现了管党治党的系统思维,是对正风肃纪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落实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更加注重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共同把党锻造成一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硬钢铁。


党性在锤炼锻造中培塑升华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从根子上说都源于理想信念动摇、党性原则丧失。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就是无论想问题、搞研究,还是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而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一旦偏离了这个立场,思想上就会滑坡、政治上就会变质、道德上就会堕落、经济上就会贪婪、生活上就会腐化,就会在滥权逐利上起心动念。因此,整饬作风、惩治腐败,都必须从理想信念、党性修养这个本源上抓,通过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锤炼,促进党员干部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干部的党性修养不会随着党龄的增长、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始终强化党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要把初心使命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核心内容,让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共产党是干什么的”,在学思践悟党的初心使命中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提升思想觉悟。要加强宗旨教育,探索“体验式”学习、“蹲点式”调研等有效方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体会疾苦,切实增进对人民的真情实感,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讲深讲实先进故事,引导党员干部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接受思想洗礼,不断解决思想根子问题。要加强党规党纪教育,把反面典型跌入违纪违法泥坑的教训给大家说透,让大家引为镜鉴,自觉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党性教育不能讲讲听听就完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是不行的,必须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拿出考核检验学习成效的办法,使党性教育不仅能震撼一瞬间、激动一阵子,更能铭记一辈子、影响一辈子。

党内政治生活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是锤炼党性的“大熔炉”。党内政治生活严格严肃,党员干部就会受到严格的党性锻炼。要推动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加强经常性教育、管理、监督,不能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党内政治生活要有锋芒,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有“辛辣味”,脱去“隐身衣”、捅破“窗户纸”,直奔主题不绕弯子、揭短亮丑不留情面,真刀真枪,戳到麻骨、点准穴位。同时要注意实事求是、出于公心,不能从个人恩怨得失出发开展批评,更不能一哄而上、把人一棍子打死,通过客观中肯、入情入理的批评,让党员干部体会到批评是“救人”而不是“整人”,从而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党内政治生活的成效,最终都落实在一个“改”字上,查摆出的问题不能“涛声依旧”,必须拿出“担担子”的勇气、“钉钉子”的精神,即知即改、真改实改,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党性修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员干部只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才能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提升党性觉悟。正所谓“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艰苦环境更容易磨炼人的意志,党员干部要主动走出“舒适圈”,到逼得自己没有退路的环境中去拼搏,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急难险重工作更容易让人快速成长,党员干部要多接“烫手山芋”,多当“热锅蚂蚁”,在矛盾风险突出、改革任务繁重的工作一线砥砺品质、锤炼党性。树高千尺总有根,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到基层,俯下身子,放下架子,与党员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近距离地倾听群众的呼声,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升华党性。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还要学会经受权力的考验,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慎独慎初慎微慎欲,注意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坚决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始终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永葆党员政治本色。

1701764020105967.jpeg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纪委监委干部在超市对是否存在公款购卡、公款送礼等问题开展监督检查。 郑时根/摄

  

党风在抓早抓小中匡正固基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时刻警觉由风及腐的现实风险和严重危害,清醒认识风腐同源、由风变腐、风腐一体的规律,深刻领悟作风建设是锤炼党性、严明党纪破题之处的道理,推进纠“四风”和反腐败相辅相成、相向而行。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对于作风问题,就是要坚持“小题大做”、紧盯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不放。分析近年来查处的典型腐败案件,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般要经过几个关键期或敏感期,坚持“关口前移”“抓早抓小”就体现出十分的必要性。要抓住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在问题可能发生或者将发未发之时,早打招呼早纠正,使党员干部悬崖勒马。抓住倾向性问题严肃处理,已发生的问题若带有一定倾向性、特殊性,如任其发展,则有可能成风成势,甚至演变成重大问题,对此除了谈话提醒,相关党组织还需进行专题研究,拿出针对性举措。抓住隐蔽性问题深挖根源,随着作风问题日趋隐形变异、翻新升级,问题发现难、挖掘不够深日益成为纠治作风工作的难题。而实际上,作风问题无论如何隐藏,总会有某种端倪,要优化升级监督方法,通过对相关数据、现象的定量定性分析,梳理隐蔽性问题的表现、路径、规律,提升见微知著、精准监督的能力。

既然风腐一体,那就必须风腐同查,彻查不正之风及其背后的腐败问题。从近年来查办案件情况看,作风问题的发展演进以腐败为果,而腐败本身又常表现为作风不良,由风查腐犹如顺藤摸瓜,有着很强的针对性。要坚持由风查腐,紧盯带有腐化蜕变特征的作风问题,善于从一瓶酒、一条烟、一餐饭、一场局中,发现隐藏在所谓“人情往来”背后的利益勾兑、请托办事、团团伙伙问题。坚持由腐看风,既要“查”案子也要“找”作风问题,注重从腐败案件中深入分析作风活情况、新动向,精准查找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哪些不正之风与腐败关系最为紧密,哪些作风问题容易演变为腐败,有的放矢进行整治。做到由表及里,不能就问题查问题、就事情说事情,要聚焦由风及腐、风腐一体案件暴露出的制度建设薄弱、权力制衡不够、风险防控不力等深层次问题,健全风腐同查、同审、同析、同治工作机制,增强综合治理效能。

当前,作风建设到了纠树并举、标本兼治的阶段,必须正确把握纠和树的辩证关系,坚持有破有立、纠“四风”树新风并举,以纠“四风”的新成效筑牢树新风的前提和基础,以树新风不断巩固和深化作风建设成果。作风问题怎么“破”,如何“纠”?要抓一个“长”字,发扬钉钉子精神,始终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扭住不放,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同时,深入总结作风建设成效经验,从体制机制层面进一步破题,为作风建设形成长效化保障。抓一个“韧”字,劲不能松、气不可泄,坚持量变就会有质变的效果,要坚决破解积习难改、隐形变异的顽瘴痼疾,决不允许死灰复燃,决不允许旧弊未除、新弊又生。抓一个“狠”字,以斗争精神抓作风、反“四风”,深化运用月月公布查处结果、重要节点通报曝光、常态化明察暗访等有效经验,打破一些人的观望心态、侥幸心理。抓一个“实”字,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靶子”、查清“病灶”,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不断压缩作风问题发生空间。新风怎么“立”,如何“树”?要确保学有标杆,好作风是管出来的也是带出来的,在树新风上需要加大正面引领和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好“头雁效应”,结合主题教育推动对标党风要求找差距、对表党性要求查根源、对照党纪要求明举措,守牢思想防线、行为红线。确保做有办法,在坚决纠治不正之风、解决突出问题的同时,从“关键少数”抓起,大力倡导新风正气,继承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村规民约促移风易俗,以廉洁文化促涵养新风,以建章立制促常治长效。确保正向激励,在发挥作风激励作用上下功夫,落实好干部考核、工作检查相关制度,科学评价干部政绩,促进干部更好担当作为,把好传统赓续在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

  

党纪在严的基调中执行到位


中国共产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严明纪律既是最鲜明的党性特征和政治基因,也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执行纪律的实践,“严”一直是关键词。实际上,严明党的纪律是确保党员干部队伍不换其心、不易其风的重要前提,失去了严格执纪、高压震慑这个坚强后盾,纪律规定、思想教育就成了空中楼阁。

执纪越严,制度之网织得越密,越有助于党性的锻炼和提升,也越容易形成良好的党风政风。实践中,有的干部错误地认为既然强调激励保护党员干部,类似吃吃喝喝的事就应该“放一放”,规矩、程序上也应该“松一松”。有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存在疲劳厌战思想,认为“严到位了”“差不多了”。实际上,无论是作风问题还是纪律问题,都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任其涛声依旧、反弹回潮,后果将不堪设想。对此,要防止“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保持定力和韧劲,一个山头一个山头攻,打好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更不能有降调变调的错误期待。要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坚持严的基调和实的要求相统一,坚持实事求是,是谁的责任就严肃追究谁,是什么样的错误就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该处理到什么程度就处理到什么程度,把该打的板子都打准,让被处分的党员干部心服口服。要坚持科学精准,找准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层级党性党风党纪问题的新表现新特征,将严的标准落实到教育引导、监督管理、制度约束、查处问题各环节,使严的基调成为各项措施的共同取向。

纪律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护,既有严肃凛然的刚性一面,也有关心爱护的温情一面。纪检监察机关要在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下,做到既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又体现对干部的关心、帮助和教育,让党员干部真正感受到严管就是厚爱。要强化警示震慑力度,铁腕执纪、勇于亮剑,深化运用党纪政务处分、组织处理或组织调整等方式,真正落到点上、打到痛处,让违纪者得不偿失、付出更大代价,使心怀侥幸者丢掉幻想、旁观者心存戒惧。要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坚持政策策略、纪法情理融合,全面、历史、辩证看待问题,综合考量事实、情节、态度等因素,教育帮助党员、干部提高思想觉悟、改过自新、重拾信心。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把故意和过失、因私和为公、违规和试错区分开来,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置;坚持尽职免责、失职追责、精准问责,加大容错纠错、澄清正名、严查诬告陷害、关爱回访等工作力度,打好激励保护的“组合拳”。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充分发挥政策引导、思想转化、观念重构功能,认真开展“同志式”谈心谈话、“帮扶式”监督检查、“救助式”执纪执法,做实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惩处极少数、教育大多数,最大限度地使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

在正风肃纪中,严是手段,不是目的,纪检监察机关要精准把握政策策略,从思想上确立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理念。在“三个效果”中,政治效果是根本,要看是否体现了党的政策策略,是否有利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净化地区和部门政治生态,取得从政治上看的正效益。特别是在案件处理中,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该地区该部门政治生态,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以政治眼光把握案件处理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是基础,要看是否严格执行纪律和法律规定、维护纪律和法律权威,层层筑牢纪法防线,取得从纪法看的正当性。特别是在定性量纪中,要整体考虑违纪违法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后果影响,在把握纪法与事实两个定量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态度这个变量,态度不好的从严处理,态度好的从宽处理,确保案件查办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是目的,要看是否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为全面从严治党构筑更为坚实的社会基础,取得从社会上看的正能量。特别要把握执纪执法标准尺度,避免执纪执法随意性,避免出现借社会效果之名,行违纪违法办案之实的情况,也不能为一案之所谓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而牺牲纪法效果,甚至出现突破纪法底线违纪违法办案的问题。


1701764080471101.jpeg

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党员干部通过“聚能课堂”集中学习纪律处分条例。  宋梦晨/摄

  

三者在统筹联动中一体推进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百炼成钢、创造世纪伟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具备坚强的党性、优良的党风、严明的党纪。实践中,需要从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大局出发,认真研究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强化系统观念,推进全周期管理,把“一起抓”的要求落实到位。

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体现的是管党治党的系统思维,内含的是全周期管理的意识理念,是新时代从严管党治党思路的系统性深化。树牢“一起抓”的理念,在实践中要抓全过程,把“一起抓”作为动态运行过程,完善“惩、治、防”工作全链条,从组织体系、运行机制、过程结果、制度保障等层面进行全过程整合,推动教育、监督、办案、惩戒、整改、治理一体贯通,确保全过程各环节均能运转高效。要抓全要素,党性党风党纪的内在一致性,决定了三者必须一起抓才能见效,需要在尊重三者性质特点的前提下,实现协同推进、同向发展,使党员干部在正风肃纪中增强党性,在增强党性中加强纪律执行,保持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要抓全方位,打通传统治理体系“条块分割”格局,建立健全协同高效的监督体系,实现各监督主体之间信息和资源的实时沟通和有效配合,推动各项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

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纪检监察机关要发挥好引领保障作用,加强内部统筹。从当前统筹效果上看,贯通联动的合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要打破“九龙治水”格局,明确各自责任。实践中,有的纪委监委在“一起抓”中上下联动、左右衔接机制不健全,没有固定的、对应的承办部门,归口不一、协调不畅现象较为突出。对此,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立足职责加强分工协作,在党风政风监督、巡视巡察、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各项工作中一体谋划和纠治。要破解“瞎子摸象”难题,完善统筹机制。把发挥系统优势作为统筹协调、聚力融合的切入点,对谁来统筹、统筹什么、怎么统筹的问题作出规定和具体要求,明确相关综合协调部门,统筹建立工作互动、成果共享等协作配合机制。要走出“信息孤岛”困境,推进信息共享。实践中,有的纪委监委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还不到位、不充分,制约了部门间有效联动配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需要注重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推进党风政风监督信息、检举举报、外部信息查询、巡视综合信息管理等平台建设,打破横向不同内设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降低不同层级纪委监委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一步提升“一起抓”的综合效能。

江西省抚州市纪委监委建立健全风腐同查、同审、同析、同治工作机制,加强同财政、审计、税务、公安、市场监管、金融机构等部门信息联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纪委监委联合县政府办、财政局、税务局、大数据中心等部门,探索建立监督预警信息化平台,定期梳理“四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纪检监察机关要发挥协助引导推动功能,推动全党一起动手。要用好现有机制,推动发挥各级党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完善信息沟通、督导落实等工作机制,深化与审计、巡视巡察、组织人事等部门的问题线索共享、处置会商机制。完善缺失机制,实践中党内各类监督已有明确的衔接机制,但党内监督与财会监督等其他监督形式尚没有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无缝对接,往往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解决问题。对此,要推动建立廉情信息互通机制,有效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定期收集、整理党员干部各项基础信息资料,特别是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提拔任用、作风效能等重要情况的掌握,以便及时介入、有效干预。深化有效机制,从实践看,审计、巡视巡察移送问题线索精准性强、成案率较高,要继续深化完善审计、巡视巡察发现问题线索移送机制,规范相关问题线索移送、查办等工作,更加有力有效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

全面从严治党越是往纵深推进,越需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体现了我们党对管党治党基本规律的深刻把握。前进道路上,只有准确把握党性党风党纪的内在联系,三者一体推进,教育党员干部、纯洁党员队伍,才能锻造坚强领导力量,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本期兰台论策得到了上海市宝山区、奉贤区,江苏省张家港市,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永康市、衢州市柯城区、衢江区、江山市、常山县、开化县、台州市三门县、玉环市,安徽省明光市,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泉州市鲤城区,江西省九江市、上饶市万年县,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临沂市沂南县,河南省洛阳市,四川省泸州市、广安市前锋区、邻水县、华蓥市等地纪检监察干部的大力支持帮助,在此特别致谢)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