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搜索

浅谈武汉加快城市建设的战略思考
发布时间:2012-12-17     浏览量:7933   分享到:

 在当前和今后的一个相当长的阶段里,我们要树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武汉城市建设实践的思想,把是否坚持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检验城市建设成败的标准,作为衡量城市建设水平的硬性指标。 

  一、武汉城市建设所承担的历史使命

  武汉市城市建设的任务是加快功能性、枢纽性、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陆续开工建设或投入使用,市政公共设施服务功能显著提升,环境质量明显提高。面对新的形势,武汉城市建设还承担着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

  第一,要满足武汉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城市发展的历史,也是城市建设的历史。当前,武汉市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能不能抢抓机遇,把武汉潜在的发展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发展强势,抓好城市建设至关重要。由于历史欠帐较多,武汉的城市化程度还比较低,城市建设水平还不够高,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已成为制约武汉发展的突出矛盾。不尽快解决这个矛盾,就难以支撑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要满足营造良好人居环境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武汉市民越来越重视人居环境的改善,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也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进程。城市建设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快城市建设,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营造良好人居环境,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第三,要满足公共服务的需要。在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历史条件下,政府必须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城市建设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抓好城市建设,已成为检验政府职能是否到位的重要尺度。

  第四,要满足国家推动中部崛起战略的需要。中央和湖北省委、省政府要求武汉要在中部崛起中起到战略支点作用,武汉城市建设的好与坏,不仅对武汉的发展大局有重要意义,也对促进中部崛起大局起着重要作用。

  二、正确处理武汉城市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面对武汉城市建设承担的历史使命和重要任务,我们认为,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以下关系:

  第一,保护与建设的关系。城市建设是一项永远没有终点的事业,要树立“百年大计、千年大计”的思想,着眼长远,把建设与保护的关系处理好,绝不能让今天的“辉煌”成为明天的障碍。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认识到建设是政绩,保护也是政绩;要树立强烈的资源保护意识,倍加爱惜山水园林等生态环境资源,倍加爱惜历史文化等人文资源。

  第二,重点与全面的关系。长期以来,在投入不足的约束下,为实现“赶超”战略,大至国家、小到城市总是习惯于采用重点发展的模式,在城市建设中选择部分区域进行优先建设。这种模式在集中资源实现快速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容易形成政策偏好和选择惯性,从而使区域发展之间的差距长期化、刚性化。在当前重点发展战略已取得显著成绩的基础上,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发挥城市建设对促进全面协调发展的杠杆作用,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的均等性、共享性,为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城市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关系。我们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中期阶段,投资率高、建设规模大,同时资源浪费也大。据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估算,中国建筑用商品能源消耗已占全国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28%,且还呈显著增加的态势。降低建筑能耗,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惟一可行之路。目前,武汉正处于城市建设的高峰期,这也是能耗的快速增长期。我们将充分发挥“先试先行”的优势,为探索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发展之路做出更大贡献。

  第四,现代化共性与城市个性的关系。在城市建设中,不可避免地要遵循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大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从而逐渐使城市功能、城市形态趋同化。所以,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倾向,尽力避免城市现代化进程对城市个性和特色的破坏,避免“千城一面”。越是现代化的城市,越是应该突出特色,使城市现代化具有更深的内涵,充分体现城市的个性魅力。

  三、全面推进武汉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第一、城市建设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对改革创新的要求也日臻紧迫

  一是城市建设总量成倍增长,工作任务大幅增加。1998年武汉市建筑业总产值为108亿元,2008年为1492亿元,是10年前的13倍。1998年,全市城建计划资金不到10亿,2008年已达309亿,2009年将达到410亿,增长达40倍;全市建筑工程增长迅猛,从以前的每年200多个工地增长到3000个以上,2008年更超过5000个,增长达20倍。在投资规模和项目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工程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诸如国内首条长江隧道、中部城市第一条地铁、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的六项国内第一等等,项目之多、工程技术要求复杂程度之高都是以前所不能比拟的。同时,工程质量、安全与建设周期、技术风险的矛盾日益突出,“两型社会”建设对创新的要求也日臻紧迫,随着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加强,不仅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政府作为业主对质量和造价的控制超出了一般社会项目监管的职能,而且社会和公众对监管工作追责和维权意识越来越高。

  二是任务压力倍增,促使工作量大幅增加。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速发展期,城市建设迈入快车道,建设战线越来越长、专业门类越来越多、工程体量越来越大、工作标准越来越严、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国家对工程建设的管理越来越规范,力度越来越大,范围也越来越广,因此,城市建设的责任和任务越来越重。历届政府领导都对城市建设高度重视,08年以来,阮成发市长就任后对城建工作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武汉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建委,每周六下午专题研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目前已确定20多个项目为重点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已经召开24次,市建委工作量已经达到超饱和状态。

  三是一大批城市重点工程相继开建,肩负的责任进一步加大。2009年,我市将围绕强化交通枢纽功能,全面提速环线建设,加大过江通道建设,加速轨道交通建设,继续支持铁路建设,将会有一大批重大工程相继上马。而且,按照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意见,很多项目将实行投融资多元化,采取BT模式建设。随之而来的是责任的加大、工作量的增加,都需要人才资源作为支撑和保障。

  第二、抓住机遇,创新模式,全面推进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处理好规划与建设、集约发展与合理密度、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公共空间与非公共空间等方面的问题。

  其一,加强具有战略意义的城市基础性、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2009年,将围绕强化交通枢纽功能,大力实施二环以内30分钟畅通工程,力争再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交通骨干设施,使武汉市中心区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全面提速环线建设,构建跨区域交通骨架。畅通一环,建设二环,尽快贯通三环:开工建设二环线汉口段,建设二环线理工大学至东湖宾馆段及跨雄楚大街立交;建成三环线南段、北段,开工建设三环线东段。

  继续加大过江通道建设力度,缓解过江交通瓶颈。建成天兴洲长江大桥工程并全线通车。加快建设二七长江大桥。继续完善长江隧道进出通道。完成白沙洲长江大桥桥面改造。开工建设鹦鹉洲过江通道。

  其二,加快重点区域和核心区域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培育武汉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打下良好基础。积极支持城市功能区发展,加快城市新区和重大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方向,加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新区、王家墩商务区、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后湖新城、化工新城、东方马城、南车基地等重要区域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继续支持铁路建设,加快汉口、武汉火车站周边改造工程,进一步巩固本市综合交通枢纽优势。

   其三,完善中心城区与远城区的交通联络,畅通城市进出通道。开工建设汉口~阳逻快速通道和机场快速通道。实施武咸公路改造。

   其四,继续加大村镇建设力度,促进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继续支持6个城关镇、13个国家级、省级重点镇建设,进一步增强小城镇的吸纳和集聚功能。实施纸坊街文化南路改扩建等道路工程,完善一批城镇骨干路网。围绕56个一般乡镇“行路难、排渍难”等民生问题,开展一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争再打造一批“田园风光型”、“文明社区型”、“旅游服务型”、“历史传承型”等类型的特色示范村。

   其五,继续推进青山老工业区棚户区改造,改善人居环境。2009年竣工交付16.8万平方米安居房,续建30万平方米,新开工12万平方米。

   其六,积极做好武汉城市圈8条高速出口路周边乡镇镇容镇貌整治。继续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保护工程。以20个重点示范村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升我市新农村建设水平。支持汉南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村新社区建设示范工程。

   第三、树立“公交优先”理念,构筑快捷畅通工程

   宜居城市也应该是一个出行便利的城市,它应该是以公交系统优先发展为核心,为居民日常出行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所以未来我市应当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客运方式结构作为武汉市交通发展的核心任务。近期必须实施“轨道地铁带动发展、公交线路拓展延伸、路网结构不断优化、行人道路逐步增加”四项核心任务。

   一是牢固树立“公交优先”的理念。第七届UITP(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亚太区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乘坐公交出行,是世界上很多大城市市民普遍采取的交通方式,也是解决大城市交通病的良策。目前,武汉市正处于社会经济现代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平均每天新增私家车400多辆,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巴西圣保罗为抑制私家车增长,推行单双号通行,结果多数家庭买了一单号一双号两辆私家车,城市更堵,泊车更难;美国曼哈顿拟在拥堵路段开征“拥堵费”,被讥为“交通富人政策”,遭致市民反对。这说明,城市交通限制私家车通行,堵是堵不住的,大力发展公交是唯一出路,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提高现有道路资源利用率的捷径,是老百姓安全快捷出行的保障。

   二是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构建公共交通主干网络。继续推进近期3条线的建设。启动新一轮地铁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地铁3号线前期工作并力争开工建设。

   三是加强区域路网建设,畅通区域交通。完成世行城市交通一期项目,建设沙湖大桥,实施黄浦大街、徐东大街等城市主干道改造建设,新建、续建一批城市次干道、连通道,加密区域路网。

   第四、发挥山水资源优势,彰显武汉个性魅力山、水、林是武汉资源生态的战略高地。人们常将绿地比作城市的“肺”,将湿地比作城市的“肾”,而把山比作城市的“脊梁”。建设和谐、山水相济、山清水秀的武汉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高境界,也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必要条件。保护好自然资源,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的幸福,也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客观要求。未来武汉的发展,应紧紧围绕山水大做文章,打造城市最为独特的个性魅力。

  一是创新设计理念。设计理念是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基础。城市绿地建设以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宗旨,以美化城市景观、方便群众生活游憩为目的。要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进行建设,通过调整和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充分利用人文和自然条件,不断增加绿地面积,恢复生态功能和植物的多样性。如实施黄鹤楼公园、中山公园、动物园、解放公园改扩建和一批区级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园林绿化水平。

  二是加快水环境建设,凸显城市独特风貌。抓紧推进武昌“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项目、黄金口污水处理场配套管网工程、亚行贷款雨水项目、南车集团配套污水设施工程等排水设施及湖泊整治工程建设。支持东湖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保护好山、林,塑造城市个性魅力。对于以水著称的江城武汉而言,最为凸显的就是绵延三四十公里的带状山系。从江南的九峰山、磨山、喻家山、珞珈山、洪山、蛇山,到江北的龟山、扁担山、锅顶山。这些山体是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其对城市的最大贡献在于对三镇小气候的调节作用;可以较大幅度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维持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涵养水源和维持土壤功能;消除噪音的功能。

   第五、尽快出台扶持政策,促进节能减排工作

   近年来,国家和省、市高度重视建筑节能等工作,相继推行了一系列措施,但是由于政策、资金配套还不够,推进难度还很大。这就需要尽快出台对应的扶持政策,以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没有明确专项经费之前,应由市财政列出专项资金支持用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示范。充分发挥投资、税收、价格等杠杆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研究制定符合本市实际的激励政策,包括对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项目执行居民照明电价,对采用中水回用技术的减免排污费、水资源使用费,对低能耗建筑、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筑项目减免规费或适当补贴等措施。

   二是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建筑节能改造。在引导利用社会资金投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过程中,应制订出台相关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鼓励建立中介能源服务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通过签订合同方式,一方面投入部分自有资金,另一方面从银行贷款,为用户实施建筑节能改造。在一定时间内,能源服务公司通过实现节能降耗节省的资金用于还贷和收益。

   三是制订出台禁止施工现场搅拌砂浆的地方法规和扶持砂浆生产企业的优惠政策。国家6部局《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要求:重庆等33个城市,包括武汉“从2008年7月1日起禁止在施工现场使用水泥搅拌砂浆”。省和武汉市也下发了相关的通知、通告,但目前对不使用预拌砂浆的建设单位实施处罚的法律依据不充分,导致推广应用工作进展缓慢。

   据统计,施工扬尘占城区粉尘排放量的22%,其中现场使用水泥、砂、石的粉尘排放量占施工扬尘总量的35%。按武汉市2007年在建工程2550.56万m2计算,如全部使用预拌砂浆后全市每年可减少扬尘7447.6吨。这不仅大大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也从根本上解决了由于水泥、砂石运输车辆较多造成的交通阻塞、沿途抛洒和现场作业人员劳动保护措施较差,直接影响身体健康等问题。另外降低了砂浆搅拌机露天作业噪音和人工现场拌和的噪音,有利于文明施工管理。借鉴湖南省、江西省和西安、哈尔滨等城市的做法,制订出台相关地方法规,加大“禁现”力度,促进预拌砂浆推广应用工作。

   四是加强科技创新。充分发挥本市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人才优势和生产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积极作用,重点加强对新型墙体材料与建筑节能应用技术研究,编制自保温墙体构造图集,推动太阳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在既有建筑工程中的规模应用。

   五是政府带头率先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和减排。鉴于武汉市建筑节能工作量很大的现实,应用2-3年的时间,率先完成市、区政府办公楼节能改造,为全市既有建筑节能工作提供示范。政府投资项目带头使用预拌砂浆。

   四、对城市建设发展的战略思考

   近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城市建设的探索中,正在进行一些战略上的思考。

   第一,要将生态环境资源作为城市建设的战略资源,抢占未来发展高地。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全国城市年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米,许多城市都发生了水源危机,并成为发展的瓶颈,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有的甚至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滇湖、太湖、淮河等流域水污染的治理之难、投资之大已成为前车之鉴。水是生命之源,谁掌握了水资源,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各大城市特别是沿江城市一定要倍加珍惜,避免“优”于水而“忧”于水,宁可牺牲眼前的利益,也要保护好宝贵的水资源。

   山水园林、风景名胜,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战略资源。我们要对历史负责、对后代负责,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粮”。为此,一定要在城市建设前“三思而后行”,在城市规划中注意以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边界来确定城市的承载力和边界,指导城市的空间布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基础建设、加强科学管理和科技创新,达到可更新资源的永续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逐步使环境优势变成发展优势、环境资源变成发展资本。

   第二,要将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城市建设的前进方向,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城市建设受以往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影响很大,已经造成了诸如城市摊大饼式发展、资源浪费严重和生态环境破坏等弊端,原来的发展模式已不可能持续。

   因此,必须系统研究、综合采取规划、财政、税收、科技等政策措施,提高水、土地等资源使用和环境利用的门槛,强化资源和环境的硬约束,以保护资源环境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生产生活方式、优化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转变、由“粗放增长”向“集约发展”转变,努力建立起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机制。

   第三,要将丰富文化内涵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建设市民共有精神家园。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级物质文明形态,文化则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级精神文明形态。每一个城市都是一部史书,包含丰富的文化。城市的建设同样是文化的建设和创造。如果缺少了文化,城市建设就缺少了灵魂。因此,城市建设不应该只生产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森林”,还要承担传承历史文化传统的责任。

       武汉市是一个拥有3600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各兄弟城市也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发掘好这些宝贵的遗产,对于我们树立城市文化品格、培养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四,要将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城市建设的不懈追求,构建“和谐城建”价值体系。价值判断比事实判断更为重要,城市建设越是在条件有限、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越是要注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以便为我们的项目计划、建设安排提供选择和判断的标准。为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城市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投入,另一方面也要科学选择投资方向和确定建设时序,优先安排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项目,充分发挥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为社会提供均等、共享的公共服务,努力创造机会公平。

   城市建设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深感,新的起点,需要新的实践;新的实践,需要新的创新。我们深感,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城市发展就没有出路;不注重转变发展方式,城市未来就没有动力;不注重塑造文化品格,城市生活就没有灵魂;不注重促进社会公平,城市建设就没有价值。